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 正文
时间:2025-05-13 18:13:05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知识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信披新规有望重塑上市险企估值2025-05-13 17:56
国际金价创8年来最高周涨幅 关注黄金主题QDII2025-05-13 17:37
证监会发减持新规:大股东3个月内减持不得超过1%2025-05-13 17:31
嘉能可减产引发了什么蝴蝶效应?股票和期货大涨2025-05-13 17:28
国家药监局: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2025-05-13 17:26
沪指涨0.07%险守3200点 两市成交额仅5100亿2025-05-13 16:30
证监会再传重要信号 行情或有重大新变局2025-05-13 16:24
股市动荡推高避险需求 黄金成金融界“宠儿”2025-05-13 16:21
140.6万人次!宁波这些地方,火热!预测今天更火2025-05-13 16:20
妖股成标杆A股探底回升 沪指缩量跌0.35%2025-05-13 16:18
上海乐高乐园要来了:6月试运行,7月正式开园,5月7日乐园年卡开售2025-05-13 17:46
A股惨跌富豪身家大降:王健林持股市值锐降约35%2025-05-13 17:46
沪指跌2.52%破3100 两市成交创股灾以来新低2025-05-13 17:43
9项金融服务国标6月实施 减少等候时间降低外包风险2025-05-13 17:39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2025-05-13 17:02
沪指涨0.48%月线四连阴 两市成交不足四千亿2025-05-13 16:43
春节回家相亲秘籍:一句话套出对方收入2025-05-13 16:29
沪指跌0.82%险守3200 创业板指跌4.09%2025-05-13 16:27
韩德洙宣布参选新一届韩国总统2025-05-13 16:22
A股或创21年来最大单月跌幅 游资活跃度大减2025-05-13 15:44